一、EGF 是什麼?透過 EGF(表皮生長因子)掌握抗老的關鍵
(一)EGF:防止肌膚衰老的秘密武器
EGF 英文全名是「Epidermal Growth Factor」,中文通常會翻譯為「表皮生長因子」,是一種由人體頜下腺與腎上腺分泌的活性生長因子。在 1962 年,科學家 Stanley Cohen 和 Rita Levi-Montalcini 在實驗中觀察到小老鼠眼睛與牙齒的生長速度提升,首次發現 EGF,為抗老研究奠定了基礎。
在這項研究中,他們發現 EGF 生長因子能促進表皮層細胞的再生作用,讓皮膚組織穩定生長並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。原因是 EGF 可以將生物訊息傳遞到細胞內,促進「糖酵解」作用,把葡萄糖轉化為糖蛋白、外透明質酸(玻尿酸)等大分子,維持體內蛋白質的合成作用,並幫助細胞分化與增生,進而加強肌膚的修護機能、減緩細紋,達成抗老的效果。後續更因此項重大研究成果,讓 Stanley Cohen 和 Rita Levi-Montalcini 於 1986 年取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殊榮。如果你對這方面有興趣,不妨看看此篇收錄於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《表皮生長因子:從基因組織到臨床實驗》的文獻,相信能夠幫助你更熟悉 EGF 的全貌!
基於上述的特性,EGF 成分在美容保養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因此也被稱為「美麗因子」。此外,雖然 EGF 是人體內的自然物質,但其產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,導致肌膚的自我修復能力也降低,使衰老跡象變得越來越明顯,之所以要使用保養品來維持肌膚的青春光彩。
(二)除了 EGF 表皮生長因子,還有哪些生長因子?
生長因子是調解身體細胞活動的重要元素,而除了 EGF 表皮生長因子外,全身上下的生長因子類型還包括:
-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
- 肝細胞生長因子 HGF
- 血小板來源生長因子 PDGF
- 神經生長因子 NGF
-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G-CSF
- 轉化生長因子 βTGF-beta
-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FGF
- 角化細胞生長因子 KGF
- 白細胞介素 6 和 8IL-6 and IL-8
- 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IGF
正如前文所述,無論是 EFG 表皮生長因子或是人體其他生長因子,都有可能隨著歲月逐漸流失。好在如今技術先進,我們不僅能自行生成人類生長因子,也可以人工合成生長因子。有了 EGF 成分的保養品,更有利於發揮抗老效果!
二、EGF 生長因子功效有哪些?解密 6 大 EGF 功效
保養品中的 EGF表皮生長因子成分是人工合成的,有助於加強其保養功效,並為肌膚提供以下 6 大好處:
✨EGF 生長因子功效 1:淡化細紋
皮膚角質更新的速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慢,導致老廢角質堆積於皮膚表面,使得膚質變粗躁、細紋變明顯。EGF 生長因子則是可以促使老廢細胞角質化並自然脫落 [1],進而使肌膚恢復柔順平和的線條。
✨EGF 生長因子功效 2:恢復皮膚彈性與飽滿度
在老化的過程,體內膠原蛋白會逐漸流失,使得皮膚呈現下垂的狀態 [2],而 EGF 能協助調理正常生理機能,讓人體維持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的合成作用 [1],幫助皮膚維持彈性與緊緻飽滿的狀態。
✨EGF 生長因子功效 3:促進肌膚修復
EGF 有助於維持皮膚細胞的再生與分裂機能,適用於修護受損的皮膚 [3],因此雷射術後保養、皮外傷等情況都可以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,考慮選用 EGF 產品進行保養。
✨EGF 生長因子功效 4:加強皮膚防禦力
紫外線、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都會形成自由基並對肌膚造成刺激,而 EGF 可以幫助預防自由基所造成的損害 [4],並維持表皮細胞的健康,進而延緩皮膚衰老的速度。
✨EGF 生長因子功效 5:打造均勻膚色
皮膚色素沉澱的原因錯綜複雜,通常會受陽光紫外線、外力摩擦等因素息息相關 [5]。此時塗抹 EGF 有助於加快皮膚的黑色素代謝,可以降低色素沈澱與色斑的形成,協助維持均勻明亮的膚色。[6]
✨EGF 生長因子功效 6:保濕滋潤
肌膚如果處於脆弱、不穩定的狀態,就可能無法保持足夠的水分,導致皮膚外觀呈現暗沈、粗糙等問題,而 EGF 可以透增強肌膚來幫助提升保水度,進而減少皮膚乾裂的情形,打造滋潤的肌膚。 [7]
現在就去選購 EGF 面膜,重現年輕亮顏!
三、你適合用 EGF 保養品嗎?EGF 生長因子適用族群、常見產品
(一)適合透過 EGF 保養的 7 個族群
EGF 不僅能改善肌膚老化問題 [3],還會提供保濕鎖水、強化肌膚的作用 [8],讓人維持更平滑、更水潤的膚質狀態,因此推薦以下 7 大族群選用 EGF 產品進行保養:
- 臉部彈性與飽滿度開始下降的熟齡肌膚者
- 想要延緩皮膚老化、進行減齡保養者
- 皮膚乾燥且有細紋、乾裂等狀況者
- 皮膚受睡眠不足、生活勞累等問題影響者
- 換季或環境乾燥的時候容易感到皮膚不適者
- 完成雷射手術而需要保養脆弱肌膚者
- 保養品擦起來無感或無法正常吸收的保養撞牆期者
(二)常見的 3 種 EGF 保養品
目前市面上的 EGF 產品相當多元,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狀況與使用習慣,選擇透過以下 3 種常見的 EGF 產品進行保養:
- EGF 面膜:EGF 生長因子面膜能讓大家以有效率的方式補給皮膚養分,無論是要進行抗老保養、改善細紋、補充皮膚水分,或是雷射術後想加速皮膚恢復,都可以使用,且 面膜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,在必要的時候 1 次用 1 片,完全不怕浪費!
- EGF 精華液:EGF 修護精華液含活性與濃度偏高的成分,也具有良好的滲透性,通常在塗抹化妝水後使用,可以迅速補充肌膚所需的養分,同時提升後續其他保養品,像是保濕乳液、乳霜等產品的吸收率與保養效果。
- EGF 乳液:保濕乳液或乳霜是日常保養不可以省略的環節,而含有 EGF 成分的產品在提供更好的保濕效果之餘,還能增強肌膚抵禦作用,幫助皮膚對抗環境與氣候的負面影響。
為了維持成分活性,部分 EGF 保養品,像是精華液、乳液等,一般需要冷藏保存,且要在開封後儘快使用完畢。此外,有些人使用 EGF 產品可能會產生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,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有皮膚過敏的狀況,建議事先諮詢皮膚專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師進行皮膚測試,再使用相關產品。
延伸閱讀:2025面膜推薦|TOP20保濕面膜,平價、專櫃款一次收藏!
四、EGF(表皮生長因子)常見問題 Q&A
Q. 有沒有與 EGF(表皮生長因子)相似的保養品成分?
現階段市面上以「活性成分」來幫助肌膚修復、延緩肌膚老化的保養品成分,除了 EGF 生長因子外,還包括以下 2 種:
- 胜肽 Peptide
胜肽(Peptide)是一種由胺基酸組成的蛋白質,分子小、好吸收,可以淡化細紋、使肌膚水嫩柔軟,具有近似 EFG 的保養作用。
- 藍銅胜肽 Copper Peptide
藍銅胜肽(GHK-Cu/Copper Peptide)是由甘胺酸、組胺酸、離胺酸 3 種胺基酸,以及銅離子所組成的小分子物質,同樣有易滲透、易吸收的特質。藍銅胜肽也有 EGF 的部分保養效果,例如幫助撫平皺紋、回復肌膚彈性等。
Q. EGF(表皮生長因子)可以和什麼保養品搭配?
EGF 抗老產品近年來會增添 A 酸、A 醇、A 酯等維生素 A 衍生物,幫助改善皮膚質地,讓肌膚呈現更光滑的狀態。然而,活性過高的維生素 A 成分難免會對肌膚造成刺激,導致皮膚變薄、變脆弱,可能較不適合熟齡肌直接使用。
如果想要延緩皮膚老化,建議選用「溫和的維生素 A+高效的 EGF」一起使用,淡化臉部細紋的同時,還能增強肌膚的修護能力,令抗老化效果再上一層樓!
現在就去選購 EGF+A 面膜,重現年輕亮顏!
不過這邊也要提醒大家,研究顯示孕婦使用口服維生素 A 衍生物,有部分導致胎兒發育異常的風險。因此即便外用維生素 A 暫無相關案例,女性在懷孕期間還是不建議使用含有 A 酸、A 醇、A 酯等相關成分的保養品,以免對寶寶造成負面影響。
Q. EGF(表皮生長因子)有副作用嗎?
基於 EGF 為原本存在於人體的生長因子,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安全無虞,目前沒有實驗表明產生副作用。然而因其運用於保養品領域的時間較短,尚無長期性研究可支持,美國 FDA 也仍未核准,所以還是有極低的機率引發肌膚過敏或是其他不適症狀,特別是基本代謝率比起正常人高的乾癬患者更需留意。
提醒大家使用之前,應先於皮膚進行局部測試,看看有無異常反應,或者遵循專業皮膚科醫師建議為準則喔!
Q. EGF(表皮生長因子)跟癌症有關?
這邊要澄清「EGF 保養品」和癌症沒有關係!大家所查到的資訊,多半是在說明腫瘤細胞分泌的 EGF 和癌症發展之間的關聯性,與醫療用途、促使傷口癒合的 EGF(請回頭參照《表皮生長因子:從基因組織到臨床實驗》的文獻)為不同作用體系。
既然此類 EGF 都有治療的效用,那麼合理使用相關保養品的條件下,當然也不太會有致癌的疑慮囉!毋須太過擔心。
五、EGF 保養品推薦|3+3 EGF 生長因子面膜讓肌膚維持水嫩光彩!
EGF 保養品與面膜推薦到 3+3 選購!LINALOOL 致力發展旗下品牌之一「3+3 美妝事業」,與關係企業 GMP 生技廠共同研發高端科技,高品質、高效能的產品,推出多款有助於對抗皮膚老化問題的保養品選項!
3+3 「EGF+A 醇一起年輕面膜」不僅含有助於修護肌膚的 EGF,還添加溫和 A 醇、夏娃基因防護因子等嚴選成分,可以幫助撫平臉部紋路,讓熟齡肌維持自然光彩。而面膜中的神經醯胺、法國海甘藍萃取等成分,更是能協助加強皮膚的保濕鎖水能力,適合讓忙碌的現代人族群滋養勞累的肌膚,以恢復青春彈性!
此外,3+3 面膜系列皆採用親膚柔軟布料製作,提升面膜的舒適程度和滲透力,無論是日常保養、夜間修護或緊急補救膚況等需求,都只要敷 15 分鐘,即可感受肌膚水潤飽滿!
現在就去選購 EGF 面膜,重現年輕亮顏!
參考資料:
- Sun Hye Shin, Young Gue Koh, Woo Geon Lee, Joon Seok, and Kui Young Park (2023) The us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dermatological practice, Int Wound J, 20(6): 2414–2423, doi: 10.1111/iwj.14075.
- James Varani, Michael K. Dame, Laure Rittie, Suzanne E.G. Fligiel, Sewon Kang, Gary J. Fisher, and John J. Voorhees (2006) Decreased Collagen Production in Chronologically Aged Skin, Am J Pathol, 168(6): 1861–1868, doi: 10.2353/ajpath.2006.051302.
- Blanca Miller-Kobisher, Dubraska V Suárez-Vega,and Gladys J Velazco de Maldonado (2021)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Aesthetics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: Systematic Review, J Cutan Aesthet Surg. 2021 Apr-Jun; 14(2): 137–146. doi: 10.4103/JCAS.JCAS_25_20.
- Zeynep Kalaycorresponding and Sule Coskun Cevher (2012) Oxidant and antioxidant events dur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therapy to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in rats,Int Wound J, 9(4): 362–371, doi: 10.1111/j.1742-481X.2011.00895.x.
- Amin Mahmood Thawabteh, Alaa Jibreen, Donia Karaman, Alà Thawabteh, and Rafik Karaman (2023). Skin Pigmentation Types, Causes and Treatment—A Review, Molecules, 28(12): 4839, doi: 10.3390/molecules28124839
- Jieya Ying, Yong Zhang, Yu Qiu, Wenzhong Xiang (2024). The rol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-containing topical products on recovery and post-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prevention after laser surgerie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, J Cosmet Dermatol, 23(2):382-390. doi: 10.1111/jocd.16007.
- Supawee Phanmamuang (2023) The Effectivenes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erum in Improve Facial Skin Hydration, Elasticity, Pigmentation, and Wrinkles.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, Thailand, NCT05724589.
- B A Wenczak, J B Lynch, and L B Nanney (1992)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distribution in burn wounds. Implications for growth factor-mediated repair. J Clin Invest, 90(6): 2392–2401. doi: 10.1172/JCI116130.